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。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是在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领域,由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,相关企业、科研单位、金融机构、其他服务机构在特定地理空间内有效集聚、分工合作、协调创新,形成的具有竞争优势和带动作用的产业组织形态。根据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,目前我国共有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。
从领域分布看,66个国家级集群中,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23个、高端装备领域9个、新材料领域14个、生物医药领域17个、节能环保领域3个,覆盖制造强国建设重点领域,对于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备极其重大意义。
从区域分布来看,66个国家级集群大多分布在在华东地区,共有27个,占比超40%,其次是华中地区,12个。66个国家级集群涉及23个省市。其中山东以7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领跑全国,广东以6个集群数量紧随其后。
从城市分布来看,66个产业集群分布在44个城市,北京、上海、武汉分别有四个产业进入名单,成为新兴起的产业集群最多的城市。
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是推动经济腾飞的强大引擎,对区域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。从我国主要经济圈产业布局来看,各区域都在抢抓机遇,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。
长三角区域,拥有9座GDP万亿城市,集聚全国约30%的高新技术企业,28家企业位居世界500强,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等创新型产业形成集群发展形态趋势。三大产业规模已分别占全国的约五分之三、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一;科创板上市企业超270家、占全国48%。汽车、民用航空、高端船舶、等重点产业发挥系统集成、整机牵引优势,带动上下游集聚发展。
环渤海地区在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有显著优势。北京以医药健康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“双发动机”;山东以高端化工、汽车、智能家电、工业母机、轨道交通、海工装备、农机装备、高端铝材等竞争性强的特色领域为重点;河北着力集成电路、网络安全、生物医药、电力装备、安全应急装备等产业;天津全力推动轨道交通、智能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和云数据应用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;辽宁推进先进装备制造、石化和精细化工、冶金新材料等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加快发展
粤港澳大湾区以广东为主体,新一代电子信息、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、先进材料、生物医药等战新领域加快速度进行发展。广东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主要分布在珠三角核心区,具体城市来看,以广州作为核心城市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达到8个;以深圳和佛山作为核心城市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各有5个;以惠州、珠海、江门、湛江作为核心城市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各有4个。
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,强化两大城市联动,优先推进成渝主轴发展壮大,提升基础设施相互连通水平,联手发展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汽车等产业集群,在产业配套、平台建设、品牌培育等方面协同发力。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是全国首个跨省域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,产值约占全国的1/7。两地共同打造了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、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,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